家人们,今年央视中秋晚会的热度刚过,有个话题却一直没降温 —— 谢娜主持中秋晚会这事儿,愣是把网友分成了两派!一边有人喊 “央视难道没人了吗?怎么找她来主持”,另一边也有人说 “这次谢娜居然不疯了炒股配资交流,还挺端庄”。更有意思的是,连一向以知性形象示人的侯佩岑,都因为跟谢娜搭档,被连带吐槽 “只适合情感类节目”。今儿个咱就掰开揉碎了唠唠这事儿:为啥谢娜一沾央视舞台就争议大?她这次到底有没有进步?那些 “老眼光” 背后,藏着多少关于主持风格的讨论?从《快乐大本营》的 “太阳女神” 到如今的 “争议主持”,谢娜这些年的路,可比中秋晚会的舞台难走多了!
一、谢娜的口碑两极:一半人爱她 “太阳”,一半人嫌她 “疯癫”
要是聊谢娜,绕不开的就是她那 “分裂” 的口碑。喜欢她的人,把她当 “快乐源泉”—— 早年《快乐大本营》里,她咋咋呼呼地跟嘉宾互动,能把沉闷的场子炒热,还总爱自黑逗乐,粉丝喊她 “太阳女神”,说看她主持能让人忘了烦心事。巅峰期的她,甚至凭着综艺感创下过吉尼斯世界纪录,那会儿不管是年轻人还是长辈,多少都看过她的节目,国民度高得吓人。可不爱她的人,吐槽点能列一长串:“疯疯癫癫没个正形”“上不了台面”“总抢嘉宾风头”“待人双标”…… 这些标签,可不是一天两天贴上去的。最出名的一次,连一向好脾气的刘德华,都在节目里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她 “你要去看病,你有点精神(不正常)”。这话当时听着像玩笑,可也侧面反映出,谢娜的 “活泼” 在有些人眼里,已经过了头。
展开剩余86%其实早年间,有何炅、李维嘉他们在旁边 “兜底”,谢娜的风格还能中和 —— 何老师会帮她圆场,维嘉会接她的梗,就算她偶尔抢话、闹得太欢,也有人能拉回节奏。可自从《快乐大本营》停播后,谢娜没了 “搭档滤镜”,单打独斗的短板一下子就暴露了。你看其他同事:何炅照样在综艺圈风生水起,还能主持大型晚会,控场能力没话说;李维嘉慢慢低调,偶尔露面也不抢风头;就连吴昕,都找到了自己的赛道,安安静静做访谈、搞副业。唯独谢娜,还是维持着以前的高调,可没了何老师的 “八面玲珑”,也没人家那深厚的主持功底和文学素养,站在台上总显得慌慌张张。
有次她参加一个正式活动,张口就说 “各式各样的牛鬼蛇神”,这话一出口,台下瞬间安静;还有新年的时候,本该说祝福语,她却冒了句 “Happy Birthday”,闹了个大笑话。这两次失误,直接让她错失了不少正式舞台的机会,主持事业肉眼可见地走了下坡路。可谢娜好像没太当回事,转头扎进了综艺圈,照样在真人秀里玩得不亦乐乎,一会儿跟嘉宾互怼,一会儿搞点小幽默。一开始,确实有人买账,觉得 “还是熟悉的谢娜,能让人开心”,可时间一长,观众也审美疲劳了 —— 综艺里的 “疯” 是接地气,可到了需要端庄、严谨的场合,再这么来,就显得不合时宜了。
二、中秋晚会主持争议:谢娜为啥成了 “众矢之的”?
今年央视中秋晚会的主持人名单一公布,网友直接炸了锅!任鲁豫、孟盛楠、鲁健,这三位都是央视的 “老牌门面”—— 任鲁豫主持过春晚,控场稳得一批;孟盛楠主持文化类节目,气质温婉知性;鲁健更是新闻出身,台风严谨大气。可名单里偏偏加了谢娜和侯佩岑,俩人和另外三位站在一起,怎么看都像 “两个世界的人”。网友的吐槽立马就来了:“央视这是没人了吗?找谢娜来凑数?”“侯佩岑也就算了,至少风格温柔,谢娜怎么敢去央视舞台的?”“之前金鹰奖她跟康辉搭档就翻车,这次不会又搞砸吧?” 还有人直接翻旧账,把她以前 “牛鬼蛇神”“Happy Birthday” 的事儿拎出来,说 “这种主持功底,别毁了中秋晚会”。
其实不光网友不看好,连谢娜自己都没底。她后来在采访里说,收到央视邀请时,第一反应是 “不敢信”,反复跟工作人员说 “别声张,别声张,万一最后炒股配资交流不算数呢”。这种 “小心翼翼”,跟她以前张扬的做派简直判若两人 —— 以前不管主持什么活动,她都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,哪儿见过这般紧张?任鲁豫还曝过一个幕后小故事:对台本的时候,谢娜突然拉着他问 “我会不会被临时删掉啊”。这话逗得任鲁豫哭笑不得,观众听了也觉得好笑,可笑着笑着又有点心酸 —— 曾经天不怕地不怕的 “太阳女神”,怎么一到央视舞台,就变得这么不自信了?
说到底,还是以前的 “黑历史” 太扎心。就说她跟康辉那次同台主持金鹰奖,本来是挺正式的颁奖典礼,结果谢娜把《快乐大本营》的习惯全带过去了:康辉刚说两句,她就插话;本来该聚焦奖项,她却总把话题往自己身上引,硬生生想把颁奖礼变成 “个人秀”。康辉那种沉稳的风格,跟她的 “疯癫” 完全不搭,镜头里都能看到他肉眼可见的不耐烦。还有一次更离谱,节目里问 “如果提词器坏了该怎么应对”,谢娜想都没想就说 “编和演就行了,就好像我在和他讲话一样”。这话一出口,网友都惊了 —— 要知道,倪萍、董卿之前遇到类似问题,都是靠深厚的积累即兴发挥,既不脱离主题,又能稳住场面,对比之下,谢娜的回答简直像 “外行话”。
还有拍摄《偶像来了》时,嘉宾们体验新闻主播的工作,谢娜作为专业主持人,本该是最有优势的,结果表现却一言难尽:坐姿不端正,说话没条理,还总插科打诨。当时指导他们的主持人熊琦,忍不住直言不讳地说 “我觉得你的字典里可能没有‘端庄’两个字”。最让人印象深刻的,是 2019 年湖南卫视的联欢晚会 —— 那会儿《天天向上》和《快乐大本营》两大王牌主持团同台,为了显得正式,汪涵、何炅他们都穿得低调得体,可谢娜偏不,不仅打扮得格外张扬,还在台上抢话、打断别人,何炅频频给她使眼色都没用,最后汪涵只好提高声音控场,才没让场面失控。
这些事儿一桩桩一件件,慢慢就让谢娜贴上了 “上不了台面” 的标签。所以这次她主持央视中秋晚会,网友才会这么抵触 —— 大家怕的不是她能力不够,而是怕她把 “综艺感” 带到严肃的晚会上,毁了中秋的氛围。
三、意外的蜕变:谢娜这次真的 “不疯了”,端庄起来竟有点惊艳
可谁也没想到,今年中秋晚会上的谢娜,居然让人眼前一亮!先说造型:她穿了一身红色礼服,头发梳得整齐,脸上妆容淡雅,站在舞台上,少了往日的咋咋呼呼,多了几分大气。有网友说 “第一次发现谢娜这么好看”—— 其实谢娜本身颜值就不低,三庭五眼标准,皮肤又好,只是以前总爱搞怪、扮丑,让人忽略了她的长相。这次一端庄,“国泰民安” 的气质都出来了,完全看不出是三个孩子的妈妈。再看主持表现:以前她说话总爱带点 “咋呼” 的语气,这次却变了 —— 声音平稳,吐字清晰,连语调都放缓了不少,甚至还带出了点 “播音腔”。有观众惊讶地说 “她居然会播音腔?我还以为她只会咋咋呼呼呢”。这话听着有点调侃,可也从侧面说明,谢娜这次是真的下了功夫。
要知道,谢娜可是正经科班出身,当年能进湖南卫视,也是靠实打实的主持功底。只是后来长期在综艺里 “放飞自我”,把专业技能给 “藏” 起来了。这次为了央视中秋晚会,她显然做了不少准备:提前对台本,练习语调,甚至还调整了自己的台风,尽量贴合晚会的庄重氛围。有个细节特别圈粉:在介绍节目时,她提到 “中秋团圆” 的主题,语气里带着温柔,没有刻意煽情,却让人觉得很真诚;跟任鲁豫、孟盛楠搭档时,她也没抢话,而是认真听别人说,轮到自己才开口,互动起来格外和谐。连以前总吐槽她的网友,都忍不住说 “这次谢娜居然没翻车,还挺稳”。
录制完晚会后,谢娜自己也特别激动,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说 “能站在央视中秋晚会的舞台上,是我的荣幸,谢谢大家的包容和认可”。字里行间都透着开心,看得出来,她对自己这次的表现也很满意。更难得的是,这次晚会后,不少人开始重新审视谢娜 —— 有人说 “以前总觉得她只会疯,没想到认真起来这么靠谱”;有人说 “她只是没找对场合,在综艺里活泼,在晚会上端庄,这不挺好的吗”;还有人翻出她以前的采访,发现她其实很在意别人的看法,只是嘴硬不肯承认,这次能做出改变,已经很不容易了。
四、争议背后:“老眼光” 难改,还是进步不够?
可即便谢娜这次表现不错,还是有不少网友不买账。有人说 “一次表现好算什么?以前翻车那么多次,难道就忘了?”;有人说 “她就是装出来的端庄,私下里还不是老样子”;还有人把矛头指向央视,说 “选谢娜就是为了流量,根本不管主持功底”。其实这种 “不认可”,本质上是 “老眼光” 在作祟。心理学上有个词叫 “刻板印象”,就是说一旦对某个人形成了固定看法,就很难改变。谢娜以前 “疯癫” 的形象太深入人心,就算她这次变端庄了,有些人还是会觉得 “她就是在演戏,不是真的改变”。
就像咱们身边,要是有人以前总爱调皮捣蛋,突然变得懂事,也会有人怀疑 “他是不是有什么目的”。谢娜面临的,就是这种困境 —— 她的 “黑历史” 被反复提起,她的进步却被轻易忽略,仿佛只有一直保持 “疯癫”,才符合大家对她的 “设定”。但也不能全怪网友 “苛刻”,谢娜自身确实还有进步的空间。比如这次晚会,她虽然整体稳了,但在某些细节上还是有点紧张 —— 有几次衔接台词时,语速稍微快了点;还有一次跟嘉宾互动,差点又带出综艺里的 “口头禅”,幸好及时收住了。这些小瑕疵,在普通综艺里不算啥,可在央视晚会上,就容易被放大。
而且,主持风格的转变,不是一次晚会就能完成的。谢娜要是想彻底摆脱 “疯癫” 的标签,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—— 比如多主持一些正式场合,锻炼自己的控场能力;比如在私下里多学习,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;比如学会区分 “综艺感” 和 “庄重感”,在不同的舞台上展现不同的风格。毕竟,观众的认可不是靠一次表现就能换来的,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。就像董卿,之所以能成为 “央视一姐”,不是因为一次春晚主持得好,而是多年来在《朗读者》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等节目里,展现出的知性和专业,才让大家信服。谢娜要走的路,还有很长。
五、侯佩岑连带被批:“躺枪” 背后的主持圈 “鄙视链”
这次中秋晚会,除了谢娜,侯佩岑也成了 “争议人物”。有人说 “侯佩岑只适合主持情感类节目,跟央视的风格不搭”;有人说 “她跟任鲁豫、孟盛楠站在一起,气场完全不够”;还有人把她和谢娜归为一类,说 “俩都是来凑数的,没什么真本事”。其实侯佩岑挺冤的 —— 她在台湾主持过不少大型晚会,风格温柔知性,控场能力也不错,只是平时更多活跃在情感类、访谈类节目里,突然站上央视中秋晚会的舞台,跟一群 “新闻出身” 的主持人搭档,确实有点 “水土不服”。
这背后,其实藏着主持圈的 “鄙视链”:新闻主持看不起综艺主持,晚会主持看不起访谈主持,好像只有主持过春晚、新闻联播的,才算是 “正经主持人”。这种 “鄙视链”,让很多主持人都被贴上了 “标签”—— 侯佩岑被贴上 “情感类主持人”,谢娜被贴上 “综艺主持人”,仿佛他们只能在自己的 “一亩三分地” 里打转,一旦跨界,就会被质疑 “不够格”。
可实际上,好的主持人,不应该被 “标签” 限制。就像何炅,既能主持综艺,又能主持晚会;就像董卿,既能做新闻,又能做文化类节目。他们之所以能跨界成功,是因为有扎实的功底,能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自己的风格。侯佩岑这次虽然没犯错,但也没太亮眼的表现,所以才会被连带吐槽。要是她能在晚会中展现出更多的 “大气”,或者在互动中带出自己的 “温柔优势”,说不定就能打破大家对她的 “标签”。
六、结语:给别人一点进步的空间,也给自己一点放下 “偏见” 的时间
唠到这儿,咱也该说说心里话了。谢娜这次主持中秋晚会,不管是真心改变,还是为了 “洗白” 形象,至少她做出了尝试,也取得了进步。就像网友说的 “不要用老眼光去定义一个人,要看到别人的努力,要看到别人的进步”。咱们生活中也是这样 —— 要是身边有人以前做得不好,后来慢慢改正了,咱们是不是也该给点鼓励,而不是一直抓着过去不放?毕竟 “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看”,每个人都有成长的可能,谢娜也不例外。当然,谢娜也不能因为一次成功就骄傲。这次的进步,只是一个开始,要是想真正赢得大家的认可,还需要继续努力,用更多的好表现证明自己。毕竟,主持是个 “技术活”,靠的不是一次两次的 “装端庄”,而是长期的专业积累。
最后,想问问大家:你觉得谢娜这次中秋晚会的表现能打几分?你愿意给她一个改变的机会吗?欢迎在评论区唠唠,咱们一起聊聊主持圈的那些事儿!
发布于:江西省翔云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